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是长春市委、市政府落实习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实践。长春,作为省会、东北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一带一路”北线重要节点城市,当前,长春正处于建设现代化都市圈和实施“四大板块”战略的关键期,做好城建工作,特别是实施道路建设工程,加速建设长春现代一体化交通体系,建设高质量交通强市,至关重要。对长春新一轮振兴乃至吉林省新一轮振兴来说,都是重要的保障和强有力的支撑。长春城建人,秉承接续奋战的精神,按照全市统一部署,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创新施策,精准施策,科学施策,精益求精,务实高效,为城市的发展,为民生大计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8月31日22时,长春东部快速路南延长线开放交通,作为城市重要交通大动脉,该工程是连接长春市中心城区与净月区的快速交通纽带,无缝衔接到市区快速路体系,极大缓解生态大街、生态广场、世纪广场等近年早晚高峰期的交通压力。
项目于2019年5月开工,在长春市建委领导下,长春城投集团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完工后,将与在建的长春至双阳快速路连接,使双阳区和市区的联系更加紧密,促进了长春市东南部区域经济发展,同时也为长春市“四大板块”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为缩短工期、降低对旁边的环境影响,东部快速路南延长线工程建设确定了采取预制装配式技术建设高架道路的施工方式。通过实施这一方案,东部快速路南延长线工程的桥梁上部结构装配率高达80%,仅施工现场可减少4万立方米混凝土、4000多次的混凝土运输车辆进出生态大街,在缓解周边交通压力的同时,降低了混凝土浇筑产生的扬尘及噪音污染,减少用工量30%,有效缩短工期2个月,并创新性地采用半封闭式声屏障措施,有效地减少了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东部快速路南延长线工程在建设时须上跨长春南绕城高速公路,跨径达100米。为确保绕城高速“不停车”的交通需求,该工程经多次技术论证后采用了顶推法施工,即在既有线路的一侧将钢箱梁分段制作并拼装,随后再用千斤顶将桥梁平行向前推进,使之跨过既有线路。其顶推主桥钢箱梁重达2100吨,经连续7小时作业后在空中“漂移”近百米,最后被稳稳固定在两侧墩柱上,全程对绕城高速交通零影响。这也是吉林省内迄今为止跨度最大的钢箱梁顶推工程。
东部快速路南延长线工程是首个运用BIM信息化技术建设完工的工程,研发运用了信息化、数字化BIM协同管理平台,实现了对工程设计、施工周期全过程可视化管控。工程创新性地建设了VR安全教育体验系统,开展语音交互机式安全教育,搭建视频监控系统,打造智慧化工地,能够让实施工程人员切身体验具有真实感的危险,增强对安全事故的理性和感性认识,从而在根本上强化安全意识,同时,可通过APP端实现移动监督,从而极大地提高监视工程安全生产的监督水平和工作效率。
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长春市文明施工管理规定,参照《长春市建设工程绿色施工围挡指导图集》,采取高标准绿色装配式围挡,有效将施工区域和非施工区域明显分隔。同时,在主要出入口设置了自动化洗车设备,在施工区域内采用雾炮机增加空气中水分含量,高标准建设钢结构封闭式厂房作为专门的钢筋加工厂,降低了工程对旁边的环境产生的影响。
惠工路机场大道作为全市重点工程,各方面都较为关注,目前,高架桥工程已进入冲刺阶段,预计今年10月末具备开通条件。建成后,对沿线的兴隆保税区、卡伦经济生态区的建设和发展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同时将有效分流吉林大路的交通压力,改善市中心至城市出入口路段的交通环境。
惠工路机场大道项目由惠工路机场大道高架桥和下穿洋浦大街隧道组成,是长春城市中心区域与龙嘉机场的一条新的主要联系通道,更是带动沿途空港经济带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重要交通工程。
惠工路机场大道高架桥工程,西起远达大桥,东至洋浦大街,全长3300米;道路红线米,桥梁主线双向六车道,局部辅道双向6车道。由于本工程的战略意义和前瞻性,早在2010年进行可研立项,2011年开工建设。受到征地、征收等外部条件制约,工程未能如期完成建设任务。在长春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下,在有关部门和属地政府的共同努力下,目前桥梁主体工程基本完工。
数不清的昼夜奋战,建设管理部门控质量、抓安全;数不清的通宵达旦,建设实施工程单位抢工期、保节点。高架桥沿线线线、长图铁路专用线、东环城路、四通路、新开河。原本驾车穿行在这一区间,路线呈“之”字形,用时将近15分钟;途经多条铁路线,如果遇上火车经过,用时会达到30分钟以上。该工程建成后,一桥飞架东西,远达大街至洋浦大街驾车用时只需3分钟。
惠工路机场大道下穿洋浦大街桥工程起点向西接机场大道建设工程之一惠工路段改造工程终点,主要建设内容有道路、隧道、U型槽及排水、照明、消防、智能交通、绿化等工程。道路全长1300米。
该工程于2020年6月中旬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钻孔桩2334根,占总数量的85%,雨污水管线%。计划年内完成全部工程的60%,并于2021年建成通车。该工程建成后将实现机场大道与常德路及洋浦大街的有效连接。
工程建设历时九年,建设过程可谓艰辛。节省的是时间,创造的是效益;顺畅的交通会让这片沉寂多年、灰暗如上世纪建筑似的老城区重新注入发展活力,实现机场大道建设工程的全线贯通。
城市道路是展示城市风貌、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城市文明窗口,长春城建人以“绣花”功夫,全力打造市政精品工程,东西主轴线街路提升改造工程全部完工,为长春打造了一张张靓丽的名片。
民康路、解放大路、吉林大路,这些耳熟能详的街路,在今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惊艳地呈现,精致的景观,成为亮丽的风景和网红打卡地,令附近的市民、路过的人都为之点赞,纷纷拍照。这些道路统称为长春市东西主轴线街路提升改造工程,范围从人民广场至长吉互通,包括民康路全段、解放大路(民康路至亚泰大街)、吉林大路全段,全长约9.3公里,目前已全部完工。此次改造针对详细的细节内容涉及车行道、人行道、路缘石、路灯、绿化、地下管线改造、公交站亭、交通标志、标线平方米,理石铺装50035.16平方米,车止石安装765个;排水改造污水管线米,车行道沥青面层铺装60958.28平方米。
此次提升改造工程严格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统筹老旧管线改造,以科学化、合理化、人性化为指导思想,以家装艺术、多元交融、协调延续为设计理念,以规范化、标准化和精细化为原则进行路面、自行车道、人行步道、路灯等进行改造。
以“绣花”功夫做细做实各项施工细节。整个提升改造全程设置了自行车道、人行步道,让慢行系统更加疏朗、通透。全线设置盲道,在公交站点处新增盲道,确保盲人出行安全。按照规划红线,取缔一批占用慢行系统的停车位,最大限度保证慢行系统的连续性。在改造过程中将自行车道抬高与人行步道平齐,雨天路面可以直接向两侧树池和绿化带自然排水,更具水弹性城市建设理念。
在整个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严格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合理的安排施工时序。所有路段采用标准化围挡进行封闭,每个路段都备有水车洒水,以减少扬尘污染。对噪声大的工序严控在早7点至晚10点,施工时间尽量避开早晚高峰、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对交通及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在工程质量上,所有进场材料必须要提供合格证,现场取样抽检,试验室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监理全程旁站,每道工序完成后,经建筑设计企业、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实施工程单位联检合格后方可向下进行。
据了解,此次提升改造总绿地面积50公顷,绿化设计种类包括乔木、灌木、模纹和地被花卉,植物配置丰富,在植物选择上以抗性强、易成活的乡土树种为主,突出长春市地域特色。吉林大路绿化及景观提升项目分为三个标段,一标段位于吉林大路人民广场至东盛大街沿线;二标段位于吉林大路东盛大街至哈尔滨立交桥沿线;三标段位于哈尔滨立交桥。
吉林大路人民广场至东盛大街“打造精致大气的城市绿色廊道”,在绿地内栽植高大乔木,撑起园林植物的天际线。吉林大路东盛大街至哈尔滨立交桥沿线主要以“春城绿链”为主题,以增绿、补绿、延绿为主要手段,构建绿色屏障,彰显绿色品质,打造绿色名片。东方广场采用树阵的景观形式打造“雾海森林”的空间感受。吉林大路快速高架桥桥体彩化全长6.1公里,主要运用栏杆挂花的方式,应用多色花卉矮牵牛、大花海棠等品种,打造连续的、炫丽的迎宾花带。位于哈尔滨立交桥的长吉互通立交景观工程主要以“生态绿洲,艺术森林”为主题,着重体现长春森林城、园林城的城市绿化风貌。
实现了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分离;人行步道理石板凸显人行步道立体感,耐久性更强;首次采用新型材料高聚物快速结构修补料代替普通混凝土,解决了井具不平、下沉、响动问题;首次在解放大路与民康路口、大经路口、亚泰大街口设置三处多杆合一试验点,合理优化城市空间,高效利用城市有限空间资源,让道路更加集约靓丽……
细数着改造工作中诸多亮点,高品位、高起点、高标准的精品街路,给市民创造出更舒适便捷的出行环境,相信这次提升改造一定会成为展示春城城市形象的又一张靓丽名片,为把长春建设成生态宜居、环境优美、充满了许多活力的现代化都市圈贡献力量。
市政设施维护,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既涉及城市的道路交互与通行,又涉及到桥梁建设和排水管线工程,事关民生,做好了,方便的是百姓,考验的是智慧。
今年,长春市建委在市政设施维护上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创新模式,并在日常维护上,加大道路、桥梁、排水的养护频率,在着力提升精品街路上下足功夫,让精细化达到城市品质的提升、档次提升和文化提升,使长春市市政设施维护进入智慧化全新时代。
新技术在排水管线清淘中大显神威,应用了管道内窥镜等高科技手段。一个长软管,一头连上液晶显示器,一头从下水井深入地下排水管道。从液晶显示器中就能看到管道内是否有污泥、管道有没有损坏。相关作业人员通过电脑控制,给地下管道做“内窥镜”检查。能进入管道并迅速摸清管网“病灶”。据了解,目前,已完成100公里管网检验测试评估,大多分布在在伊通河东、西两岸主干管及两岸支线处,在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上,通过伊通河流域管网检测评估过程中,共发现2处河水倒灌问题和1处干管渗漏问题,及时采取了封堵措施,有效解决了外水渗漏问题,缓解了北郊污水处理厂处理压力,日均排除外水量约为10万吨/天。
为解决检查井、下水井下沉的多年难题,在施工修复时,则采用了超高强混凝土这种新材料,同时引用新型井具,完工后40分钟即可通车,其耐用性高于同路面寿命,真正的完成快捷修复,经久耐用。西解放立交桥旁边的环境较为复杂,有两所学校、多处居民住宅,附近居民多年以来一直受到行车噪音困扰,为降低行车噪音困扰,降低次那个车噪音,设计采用降噪路面,减少行车噪音。另外,伸缩缝施工周期较长,有必要进行植筋、托架安装、浇筑混凝土保护带、混凝土养生等施工工序,为尽早开放交通,此次加固维修工程的伸缩缝混凝土保护带采用的是速凝混凝土进行浇筑,浇筑完成后3小时即可通车,有效缩短了施工工期。
在桥梁伸缩缝维修养护上,采用了速凝混凝土修补新工艺。针对伸缩缝保护带破损部位采用速凝混凝土修补,施工后3小时达到C50强度。该项工艺其具有凝结时间快、粘结性好、强度高、与普通混凝土匹配性高和耐久性好等特点。新工艺的使用减少了混凝土养生保护时间,有利于快速开放交通通行。
今年汛期,长春发生多次强降雨过程、降雨量偏多,给城区防汛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和挑战。城区各防汛责任单位积极作为,加强预判研判,提前调度布防,快速救援增援,协同联动配合,出色地完成了城区防汛任务。
提前充分准备,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是长春完成城区防汛任务夯实的基础。为了加强城市行洪排涝通道管理,汛前完成了河道明沟等泄洪通道和4641公里排水管渠清淤疏浚,33座泵站(排涝站)、17座污水处理厂、30道泄洪闸门全部完成了检修保养,使全市洪排涝排水通道畅通,各污水处理厂、排水泵站、排水管网运行稳定,并做到了防汛部署工作提前到位,防汛人员物资保障到位,防汛隐患排查检查到位。
领导重视,靠前指挥,加强组织调度,快速应急响应,是长春出色完成城市防汛任务的制胜法宝。长春市主要领导多次对防汛防台风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多次深入一线,检查在建工地、易积水位置、危倒房屋等布防情况。
抓住重点,精准布防,是长春应对城市防汛的有效措施。为压实防汛责任,加强应急联动,在《长春市城区防汛应急预案》的基础上,编制并下发了《长春市城区防汛工作方案(应急联动机制)》,编制并下发了《长春市城区防汛工作手册》,形成防汛重点隐患责任清单,指导各防汛责任单位开展管护布防;对城区26座下卧式桥涵、9座下穿隧道、168处道路低洼易积水风险位置已全部落实布防责任单位、责任人及应急救援设备设施;68处D级危房、49处低洼居民区、46处棚户区全部落实到相应的街道、社区、网格长及相关物业公司,实行包保管理。在省、市防指的指挥调度下,各城防作战单位行动迅速,提前布防,严阵以待,及时转移安置居民,出色完成城防任务,未发生人员受伤或死亡和严重内涝。
调度有力,行动迅速,是长春应对城市防汛的坚强保障。城区防办在汛前完成了城区防汛在线监控指挥平台建设,及时掌握汛情险情第一手资料。派出了15个巡查巡视组对城防隐患部位进行全方位检查;各城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对低洼住宅区、地下室、危倒房屋进行了多轮排查,并对D级危房全部落实了专人管理,避免人员进入,提前转移安置危倒房、低洼居民区地下室居民;安全监督机构共成立30个检查组对全市452处在建工地多次开展指导和检查,台风期间,在建工地全部停工并做好防范;市林园局、市城管局加强巡查,提前清理枯枝枯树和高空广告牌匾;市交警支队根据雨情汛情加派警力,科学布防,疏导交通,做好应急拖车准备,确保行人行车安全。市政部门安排专门队伍,同林园、城管部门逐步加强联通联动,加强巡视巡查,及时清除强风吹落的树枝树叶,避免淤堵收水口造成积水。市政设施抢险大队在防汛防台风工作中冲锋在前,先后出动25次,对10余处开展积水强排,有效保证了城区道路通行。在城区防汛过程中,各单位防汛人员表现出了高素质和责任心,坚持“积水不清、人员不撤”,不畏辛苦,风餐露宿,真正发挥了城区防汛“压舱石”的作用。
在这个美丽的金秋,随着建设工程的一项项完工和火热推进,长春的道路更加通畅,出行更加快捷,也为整个城市增添了活力、动力、魅力。有理由相信,在长春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经过长春城建人的勠力拼搏,未来,长春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速度一定会随着城市建设速度的提升而加快,发展质量也一定会因城市建设品质的跃升而提高。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和实施“四大板块”战略,一定早日从蓝图变成实景。(李娜 刘宵宇)